11月2日晚,我院接到市疫情防疫指挥部指令,急派一名司机一名医生和一辆负压救护车,驰援晋州,协助当地开展密接、次密接人员转运工作。任务就是命令,急诊120司机陈庆勇、急诊大夫崔桂超两位同志不打折扣、迅速准备,连夜备足防疫物资,匆忙带上换洗衣服,顾不得和妻儿告别,急驰3小时于11月3日早晨5点到达晋州。
救护车就是阵地和驻所。“穿上防护服就不敢再脱下来,随时待命,随时出发!”两位同志每天除转运需隔离人员,还要完成巡查、公共场所消毒等任务,工作连轴转,阵阵不落空,哪里有情况去哪里,哪里可能出现情况去哪里,足迹遍布晋州大大小小的多个公共场所、村庄。经常不能喝上一口热水、不能吃上一口热饭。
栉风沐雨,朝乾夕惕。与时间赛跑,与风雪抗争。吃饭、休息没有任何规律和完整时间,就像崔桂超说的:“躺在床上都成了奢侈,记不清我们有几个夜晚没有合眼……”11月7日,晋州迎来了罕见的恶劣天气,大风暴雪,路面积雪结冰,防护服被淋湿,雪水浸到了他们的鞋子里,穿着冰冷的鞋子来回跑了一天,沾满消毒液和酒精的手,已经冻得红肿……参加转运任务时,连日劳累的陈庆勇的腰间盘突出复发了,他轻伤不下火线,每天靠贴膏药和吃止疼药,带病坚持完成转运任务。
丈夫前线支援,危险辛劳不言而喻,后方的妻子坚定驻守,把工作、家庭的责任都默默的扛在肩上……
律洁 新生儿护士 120司机陈庆勇妻子
来自妻子的内心独白
11月2日当天得知他要去的消息,心里第一反应就是全力支持。这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。“老公你去吧,放心家里有我。”当他走后家里的实际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,父母已经70多岁身体也不太好,儿子上高中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不能有一点松懈,还有一个不到三周岁的女儿。现在正是家里用人的时候。加之科室病人正多,家里家外忙的不可开交,我想绝不能因为家庭拖他的后腿,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。
在此期间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还有同事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,同时医院的领导也送来了关心和慰问品,给了我很大鼓励,也给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,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我们夫妻二人定要在各自的岗位迎难而上,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(律洁)
吕欣桐 神经内一科护士 急诊大夫崔桂超妻子
听到丈夫援石的消息,同样作为医护人员的我虽有些担心却感到很自豪,因为现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,石家庄需要我们,生命重于泰山,疫情就是命令。11月8日星期一,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,自己去上班,已经怀孕5个月的我独自开车出行在这种天气里母亲难免有点担心,妈妈问我:“能调班吗?”我坚决地说:“不行,别人赶上这种恶劣的天气都能上班,为什么我不行,我不能因为怀孕了就搞特殊,放心吧妈妈,我自己会小心的。”
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,但在灾难面前,没有人说放弃,没有人当逃兵,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,以信念为铠甲,以双手为利刃,让残酷的病毒无处遁形,让绝望的心溢满温暖,这是我们医护人员共同的使命。(吕欣桐)
无需铿锵誓言,无需华丽词藻。在她们平凡的诉说中,展现出黄医人的责任和担当,心系医院根扎岗位的院家情怀,好的伴侣成就了无悔事业,感谢有你,一路相伴。
疫情期间来院就诊、住院特别提示
●佩戴口罩、扫码测温进入院区
●保持一米距离,防止拥挤
●诊室内一人一诊,防止交叉感染。
●住院患者陪护限1人,出入佩戴口罩。
●住院患者及陪护按规定测核酸。
●住院患者除陪护外,禁止其他亲朋探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