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8日夜,大雪刚过,仍飘着小雪花的市区浑沌一片,道路冰封,人车难行,万籁俱静。凌晨3点17分,120接诊中心电话骤然响起,中捷曙光小区一56岁男性患者突发半身瘫痪,右眼凝视、烦躁伴有言语不清,请求急救。三分钟内司机李乐涛、医生刘丽芹奔上救护车,顾不得路滑,一路呼啸着奔向中捷曙光小区,经测体温,询问患者出行轨迹后接病人于凌晨4点零9分返回到医院急诊科。
急诊科值班医生冯志英大夫接诊后,按防疫要求立即为病人测体温,急测核酸并快速识别病人,请神经内科急会诊,神经内一科值班的宋娟医师会诊后考虑大血管病变,4点48分转入神内一科,进入科室后立即行化验、核磁等检查申请,并通知总值班立即开通绿色通道。核磁室杨敏大夫睡梦中接到病人急需做核磁检查的电话后,顾不得天黑路滑,徒步奔向医院,一公里的路程摔了两个跟头,爬起来又坚定的奔向医院。经核磁检查,患者为颈内动脉血栓,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动脉取栓,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,立即启动导管室。
取栓前大动脉闭塞
导管室及卒中中心相关人员接报后从四面八方赶来,离医院近的麻醉科医师陈志远、神内一科大夫刘军、导管室护士崔娟徒步赶来医院。神内二科卞金辉大夫在东孙村打车来院,神内二科李冲副主任的车被厚厚的冰雪困在胡同内,他扔下车从北环一路连走带跑赶到医院。神内二科丁长霞主任的丈夫听闻有急症病人,义无反顾的开车拉上丁主任(这已经是本周他第三次送丁主任赶往医院),接上导管室护士长宋忠英后急急前往医院。7点30分,介入手术正式开始,消毒、穿刺、取栓,经过细致精准的手术操作,8点13分,取栓完毕,考虑到患者颈内动脉夹层的潜在风险,取栓后为患者置入支架两枚。9点11分,手术结束,患者神志清楚,出导管室后转入ICU观察治疗。次日随访,病人肢体已部分恢复活动。
取栓后血管再通
本例患者的抢救成功,体现了黄医人的使命担当,体现了黄医人的情怀和温度,体现了黄医人精益求精,对前沿技术的不懈求索,更要感谢黄医人背后默默无私支持我们的家人,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奏响了一曲曲爱的旋律,让我们不忘医者使命,继续努力前行!
神经内科简介
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始建于2004年,是我市成立最早的神经内科专科病房,由于业务不断拓展,2015年分为2个病区,分为神经内一科和神经内二科,共拥有床位105张,年住院病人6000余人次,并拥有重症监护室、康复治疗室和眩晕诊疗室。学科团队专业技术力量雄厚,拥有正高职3名,副主任医师4名,主治医师8名,住院医师6名,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。科内医师先后多次到北京天坛医院、北京协和医院、北京宣武医院、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、天津环湖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,科内配备有中央监护系统、下肢加压泵、血氧饱和度检测仪、心脏除颤仪、SRM眩晕诊疗系统、经颅多普勒等多台专业设备。
科室专业设置分为脑血管病、介入、神经各病三个专业方向。脑血管病防治是科室发展方向,有强大技术实力的溶栓介入团队,于2016年开展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,急诊介入动脉溶栓及取栓术。2018年国家卫健委脑卒中工程防治委员会授予的“示范卒中防治中心”单位,为沧州发布的第一批“卒中急救地图”医院,在全国防治卒中中心综合排名600强(今年一月172名)、静脉溶栓技术排名600强的第72位。介入组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术及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,独立完成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。各病专业组对癫痫、帕金森病、头痛、颅内感染疾病、睡眠障碍、情感障碍、认知功能障碍(痴呆)疾病的量表筛查,神经心理疾病的筛查评估,眩晕疾病的诊疗,给予耳石症手法及眩晕诊疗室复位治疗。经颅多普勒超声(TCD)在开展颅内外血管狭窄、闭塞筛查的基础上,开展了动脉栓子监测,发泡试验,参与脑死亡的判断及脑外科颈内动脉剥脱术中监测。
疫情期间来院就诊、住院特别提示
●佩戴口罩、扫码测温进入院区
●保持一米距离,防止拥挤
●诊室内一人一诊,防止交叉感染。
●住院患者陪护限1人,出入佩戴口罩。
●住院患者及陪护按规定测核酸。
●住院患者除陪护外,禁止其他亲朋探视。